
正在全力冲刺北交所IPO的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国亮新材”)于2025年10月31日披露招股说明书(上会稿),其中正式纳入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核心数据,进一步展现经营韧性。
从经营业绩来看,国亮新材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,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,149.52万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7,255.03万元,同比上涨16.53%;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,149.72万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460.43万元,同比上涨12.48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亦达到3,653.84万元,同比增长8.94%。营收与净利的稳步增长,一方面得益于下游钢铁行业客户需求的持续释放,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公司对新客户、新项目的积极开拓,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地见效。
在财务健康度方面,国亮新材同样表现稳健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公司资产总额达152,008.23万元,较上年末增长0.51%,净资产76,328.99万元,较上年末增长5.66%,资产规模持续扩大。值得关注的是,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.79%,较上年末的52.24%下降2.45个百分点,负债水平进一步优化。同时,流动比率提升至1.88,利息保障倍数达10.31,偿债能力持续增强,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。
技术创新是国亮新材的核心竞争力所在。作为高新技术企业,公司始终深耕耐火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,截至目前,已累计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,拥有5项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、32项发明专利及51项实用新型专利,技术储备雄厚。在标准制定方面,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的编制,先后参与《GB/T22590-2021轧钢加热炉用耐火浇注料》《GB/T44333-2024绿色产品评价耐火材料》等多项国家、行业标准制定,彰显了行业技术引领地位。
为持续推动技术迭代,国亮新材还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,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院、北京科技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、华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,共同探索耐火材料行业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技术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研发投入达2,399.93万元,重点投向低碳、绿色耐火材料研发。其“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免烘烤技术开发和应用”等成果,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,既符合国家“双碳”政策导向,也为公司产品赢得了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。
在行业资质认证方面,国亮新材的“专精特新”属性进一步凸显。公司不仅是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还通过国家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评审;旗下镁碳砖产品被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省单项冠军产品(第五批),同时公司于2024年11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。多项高含金量资质的加持,不仅印证了公司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与市场优势,也为公司争取政策支持、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在市场布局方面,国亮新材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,积极探索海外业务。国内市场中,公司客户涵盖首钢集团、德龙钢铁、河钢集团等国内知名钢铁企业,部分核心客户自公司成立起合作至今,客户黏性强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境内收入达50,882.17万元,同比增长16.12%,依旧是营收的核心支柱。海外市场方面,公司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267.35万元,同比大幅增长254.18%,虽目前占比仍较低,但已展现出良好的拓展势头,为未来业绩增长开辟了新空间。
在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履行方面,国亮新材始终走在行业前列。公司早在2020年就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“第五批绿色工厂名单”。同时,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公司为行业内最早启动镁碳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的企业,该生产下你的建成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绿色化生产水平,同时加强节能减排,积极研发低碳产品。据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电子刊《行业动态》(2021年第4期)报道,该智能生产线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创下镁碳砖生产数字化、智能化新纪录,成为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标杆。在社会责任层面,公司为所在地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,保障职工合法权益,及时足额支付工资,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,如向当地医院捐助救护车辆、医疗设备及现金等,践行企业担当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。
展望未来,随着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政策的深入推进,下游钢铁行业对高端、绿色耐火材料的需求将持续上升。国亮新材凭借技术研发、市场布局与绿色生产的多重优势,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,实现持续稳健发展,为耐火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。
版权所有 © 科智网 备案号:京ICP备19044848号-1 文章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网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QQ:10374950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