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和消费需求的增长,各类购物相关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。其中,“冒充熟人代付购物款”的诈骗手段因利用社交信任关系,迷惑性极强,不少消费者因此放松警惕,最终遭受财产损失。作为长期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、致力于普及反诈知识的平台,盈美信科旗下美易借钱(原国美易卡)结合近期真实案例,为大家梳理此类诈骗的典型套路,提供针对性防范建议,助力守护消费安全。
不久前,赵女士在通勤途中,在某社交平台上收到一条添加好友的请求。对方头像使用的是她大学同学的照片,昵称也与同学常用昵称仅差一个符号,赵女士未仔细核实便通过了好友申请。聊天中,对方称自己在某海外购物平台抢购了一款手表,因手机突然故障,微信支付、支付宝等功能无法使用,只能通过该社交平台联系,希望赵女士帮忙代付购物尾款。
出于对“同学”的信任,赵女士没有怀疑。随后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,称扫描后可进入平台付款界面,还强调“平台规定1小时内必须付尾款,否则之前交的5000元定金会被扣除”。赵女士扫描二维码后,跳转至一个设计类似正规购物平台的页面,页面上显示着商品信息和待付金额18600元。在“避免定金损失”的想法驱使下,赵女士立即完成了转账。
转账后,赵女士偶然在大学同学群里看到该同学发的消息,便私信提及代付一事,结果同学表示从未联系过她,也没有购买手表。这时赵女士才意识到被骗,赶紧向警方报案。
从赵女士的案例不难看出,“冒充熟人代付”诈骗有着清晰的套路设计。首先,诈骗分子通过盗用熟人头像、模仿昵称等方式,伪装成受害者的亲友、同事,利用社交信任快速突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,降低初始戒备心;然后,诈骗分子会结合日常购物场景,编造“抢购商品付尾款”“定金即将被扣”等理由,贴合消费者的购物心理,让诈骗借口更具合理性;最后,通过发送虚假购物平台链接或二维码,打造“官方付款”的假象,进一步增强骗局的迷惑性,让受害者误以为操作安全,从而顺利转账。
结合此类诈骗的特点及多年的反诈经验,盈美信科旗下美易借钱(原国美易卡)特此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,日常面对代付、转账请求时,务必做好以下三点:
第一,身份核实是关键。无论对方账号头像、昵称与熟人多么相似,只要涉及资金往来,必须通过电话、视频通话等能直接确认身份的方式与当事人沟通,切勿仅凭线上账号信息就轻易相信,避免被虚假身份欺骗。
第二,陌生链接、二维码勿轻信。对于他人发送的不明链接、二维码,一律保持警惕,不随意点击、扫描。这些链接或二维码很可能指向钓鱼网站或虚假平台,一旦操作,不仅可能泄露个人信息,还可能直接导致资金损失。
第三,遭遇诈骗及时维权。若不慎被骗,要第一时间保存好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对方账号信息等关键证据,同时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,借助法律力量尽可能挽回损失,也为警方打击诈骗犯罪提供支持。
总之,消费便捷性与安全性同等重要,盈美信科旗下美易借钱(原国美易卡)将持续关注各类新型诈骗手段,通过多元化的科普形式,帮助消费者提升反诈意识和辨别能力,让大家在享受便捷消费服务的同时,有效规避诈骗风险,切实守护好个人财产安全。
版权所有 © 科智网 备案号:京ICP备19044848号-1 文章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网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QQ:1037495047